概述
淋巴水肿(lymphedema)是由于淋巴液回流障碍所引起的局限性软组织非凹陷性水肿,并以质地坚硬与表皮增生为特征。在热带地区比较常见。本病中医称“无名肿”。
病因
原发性淋巴水肿(Milroy病)为显性遗传性疾病,其发生可能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继发性淋巴水肿是由恶性肿瘤压迫、手术破坏、放射线照射、丝虫病、淋巴结切除以及各种感染等因素引起淋巴管阻塞,经过数个月甚至数年后始局部出现淋巴水肿。在热带地区淋巴水肿比较常见,但有时找不出原因。在某些国家丝虫病是引起淋巴水肿的原因之一。细菌感染引起淋巴阻塞的作用虽不肯定,但复发性丹毒和慢性蜂窝织炎等可损伤淋巴管而进一步加速本病的发展。在慢性溃疡周围的组织内也可有类似病变。
发病机制
由于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较高,侵入组织后,促使组织纤维化,而产生坚实的组织非凹陷性肿胀,纤维化又损伤淋巴管,进一步加剧局部水肿。 淋巴水肿的形成归纳如图1所示。
组织病理:原发性淋巴水肿的主要病变在真皮网状层和皮下组织,其组织间隙中有较多的淋巴液。真皮乳头部分胶原纤维呈透明变性。血管周围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浸润。继发性淋巴水肿的早期即有炎症细胞浸润,晚期组织纤维化,其表皮呈疣状增生。

临床表现
本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 1.原发性淋巴水肿 根据发病时间可分为3型:出生后即有者称为先天性淋巴水肿(约占10%);出生后至35岁以前发病者称为早发性淋巴水肿(80%);35岁以后发病者称为迟发性淋巴水肿(10%)。现推荐的分类方法结合临床及淋巴管造影将原发性淋巴水肿分为以下3型: (1)远端阻塞型:最常见,约占80%,多见于青春期女性,约20%病例有家族史。Milroy报道一家族6代97人中有22人发病。Hope报道在5代42人中有13人发病,这些病例的临床症状大多数相似。病变常累及踝部及下肢,水肿为非对称性,且进展缓慢,膝关节以上水肿少见且程度较轻。淋巴管造影显...[详细]
并发症
先天性淋巴水肿常伴有遗传性综合征如Turner综合征,Noonan综合征,双行睫-淋巴水肿综合征等。继发性淋巴水肿常发生于小腿、上臂、生殖器和面部等处,有时可并发残肢。
实验室检查
继发性淋巴水肿,在体内淋巴管内找到微丝蚴或丝虫寄生发育成的成虫。
其他辅助检查
组织病理:原发性淋巴水肿的主要病变在真皮网状层和皮下组织,其组织间隙中有较多的淋巴液。真皮乳头部分胶原纤维呈透明变性,血管周围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浸润。继发性淋巴水肿的早期即有炎症细胞浸润,晚期组织纤维化,其表皮呈疣状增生。
诊断
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一般诊断不难。
治疗
最重要者为早期治疗,以预防病变的发展。对晚期病例的治疗尚不能获得满意结果,原发性淋巴水肿以对症处理为主,局部可用弹力绷带包扎。继发性淋巴水肿应尽早查出原因而去除之。预防继发感染对防止病变进一步发展是很重要的。如有感染证据应尽早使用抗生素。象皮腿者可用微波热疗、音频电疗,必要时采用外科手术行分流术。
预后
继发性淋巴水肿,经过数个月甚至数年后始局部出现淋巴水肿。有时可并发残肢。有的肢体很大称为象皮腿,造成行动不便。
预防
早诊断,早期治疗,以预防病变的发展。局部可用弹力绷带包扎。预防继发感染对防止病变进一步发展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