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腕关节结核(tuberculosis of wrist joint)比较常见,在上肢三大关节中占第2位,病人多为青壮年。
病因
结核杆菌一般不能直接侵犯骨与关节,因此很大部分骨关节结核病变都是继发的,约95%继发于肺部病变,结核杆菌通过淋巴结进入血液,再扩散到全身。由于腕关节的活动量大,当体质下降、营养不良、慢性劳损或积累性损伤而促使结核病变的形成。
发病机制
腕关节结构复杂,近端为桡、尺骨下端和三角软骨,中间为8块腕骨,远端为掌骨基底。腕骨的特点是关节面多,血运差,腕关节周围没有肌肉覆盖,只有许多肌腱、神经和血管通过,故腕关节肿胀易被发现,脓肿易溃破形成窦道。此外,脓肿偶尔穿破腱鞘,引起继发性腱鞘结核。腕关节滑膜较少,而骨松质成分较多,因此,在腕关节结核中,应以单纯骨结核或来自骨结核的全关节结核占多数。 腕关节结核中,单纯滑膜结核和单纯骨结核都很少见。这是因为腕关节滑膜较少,滑膜结核发病率低。腕骨和掌骨基底的体积都很小,骨量不多,病变常很快侵入邻近关节而变为全关节结核,只有桡、尺骨下端的体积较大,尚能见到单纯骨结核。 病变分...[详细]
临床表现
1.疼痛和压痛 初起时疼痛轻微,随着病变发展,疼痛逐渐加重,当病变由单纯滑膜或骨结核发展为全关节结核时,疼痛就很明显。单纯骨型结核压痛仅限于骨病灶的所在部位,滑膜结核和全关节结核则全关节周围都有压痛。 2.肿胀 由于腕关节周围软组织很少,肿胀容易被发现,在背侧更是如此。手指因活动减少,静脉回流受阻,常有轻度浮肿。 3.功能障碍 单纯骨结核的功能障碍轻,全关节结核则比较明显。如下尺桡关节被累及则前臂旋转功能受限。腕关节破坏严重者,因手指长期不敢活动,手指僵硬,如伸屈指肌腱被破坏,或发生粘连,则手指功能明显受限。 4.脓肿或窦道 脓肿常位于腕背侧或掌侧,...[详细]
并发症
晚期严重病例,腕关节可强直。
实验室检查
有的患者可有红细胞沉降率增快。
其他辅助检查
1.X线检查 早期病例只有骨质疏松与软组织肿胀。发展至全关节结核时,有腕骨间间隙与桡腕关节间隙进行性狭窄,以及边缘性骨腐蚀。骨破坏的位置以桡骨、头状骨与钩骨最为多见。后期病例的关节结构完全破坏,发生腕骨间骨性融合者并不少见,但很少见到桡腕关节发生骨性融合。 2.CT检查 早期可看到边缘性骨破坏,并可发现死骨。 3.MRI检查 可早期发现关节内积液以及骨内炎性浸润异常信号。 4.关节镜检查 腕关节镜检查下取滑膜做活组织检查,有助于诊断腕关节滑膜结核。
诊断
根据症状、体征、X线检查所见,诊断不难。单纯滑膜结核X线片只表现为软组织肿胀和局部骨质疏松。尺桡骨下端结核的X线片表现可分为中心型和边缘型。前者常有死骨形成,死骨吸收后形成空洞;而后者多见溶骨破坏。各腕骨和掌骨基底结核虽有中心型和边缘型,但容易侵入关节面变为全关节结核,而表现为腕骨稀疏。早期全关节结核尚见关节的边缘性破坏。晚期可见几个腕骨有明显破坏,血运被阻滞,形成死骨。开始时关节间隙加大,以后变窄或消失。由于X线检查阳性表现出现较晚,因此对有症状、体征及血细胞沉降率增快的病例应及早做CT或MRI检查,对可疑病例应试验性抗结核治疗及石膏托固定2个月,如患者对治疗反应良好,应按腕关节结核处理并密...[详细]
治疗
对于没有明显死骨的单纯骨结核、滑膜结核或不适合手术治疗的老弱者都可采用非手术疗法。非手术疗法的内容和疗程都和肘关节结核相同。但非手术疗法对破坏严重的全关节结核疗效较慢,常须一年以上时间。 此期间内可用短石膏托将腕关节固定于背伸30°位,使腕关节在功能位强直,非手术疗法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由于腕关节的解剖特点,以背侧入路为佳。 1.单纯滑膜结核 先采用非手术疗法1~2个疗程,无效者可作腕关节滑膜切除术。背侧肿胀明显的可按背侧入路的手术方法将背侧滑膜切除。掌侧肿胀明显的可另在掌侧作纵切口切除滑膜。术后用石膏托固定腕关节3~4周,拆除石膏后,锻炼腕关节功能。 ...[详细]
预后
由于腕关节结构复杂,腕骨众多,结核治疗期需固定腕关节,因此常导致关节纤维性或骨性强直而影响腕关节功能。
预防
无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