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房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最常见的肿瘤之一。男性罕见。为乳房腺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子作用下,发生了基因突变,致使细胞增生失控,由于癌细胞的生物行为发生了改变,呈现出无序、无限制的恶性增生。它的组织学表现形式是大量的幼稚化的癌细胞无限增殖和无序状拥挤成团,挤压并侵蚀破坏周围的正常组织,破坏乳房的正常组织结构。乳腺细胞发生突变后,便丧失了正常细胞的特性,组织结构紊乱,细胞连接松散,癌细胞很容易脱离游离,随血液或淋巴液等播散全身,形成早期的远端转移,给乳腺癌临床治愈增加了很大困难。全身重要脏器的转移如肺转移、脑转移、骨转移等都直接威胁人的生命。因...[详细]
病因
乳腺癌的病因尚不明确,但资料表明与下列因素较为密切。 1.月经 月经来潮小于13岁和(或)绝经年龄超过50岁者发病率较高。 2.婚育、哺乳 终身不婚或不育者、首次生育年龄大于30岁和生育后未行哺乳者发病率较高。 3.家族史 有乳腺癌家族史者发病率较高,临床称之为家族遗传易感性。 4.乳腺本身疾患 有重要乳腺囊性增生病者乳腺癌发病率较高。如果一侧乳腺已患癌,它对于对侧乳腺来说更是高危因素。 5.既往用药 长期服用雌激素者发病率较高。有报道长期服用利舍平、甲基多巴、三环类止痛药等会导致催乳素水平升高,对乳腺有致癌的危险。 ...[详细]
临床表现
1.无痛性肿块 乳房肿块是乳腺癌患者的首发症状,是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约占就诊总数的80%以上,多为无痛性。但体胖妇女、乳腺肥大者,且肿瘤体积不大、质地较软者,一般检查极易遗漏,应取坐、卧等不同体位仔细检测。 (1)部位:乳腺的外上限是乳腺癌的好发部位,约占36.1%,乳腺上方(外、中、内)大约占65.5%;其次为乳头、乳晕区和内上限;全乳腺、内侧及下方发病最低。 (2)大小与个数:肿块大小不一,单发者占绝大多数,偶见2个以上。 (3)形态与边界:呈不规则的球形块或半球形或表面不平的结节状肿物,形似珊瑚石,边界不清楚,肿瘤与腺体有索状牵连,但是决不能说...[详细]
并发症
经血液循环转移至远处脏器,可出现相应体征,如胸腔积液、肺呼吸音减弱、肝大、腹部包块、黄疸、骨转移灶压痛、截瘫、偏瘫、神经反射生理反射减弱或消失、病理反射引出等等。
实验室检查
目前能用于乳腺癌诊断的生物学及生化学标记物有多种,但其特异性均不甚理想,较有参考价值的有以下几种: 1.癌胚抗原(CEA) 乳腺癌术前检查约20%~30%血中CEA含量升高,而晚期及转移性癌中则有50%~70%出现CEA高值。CEA与治疗反应呈一定正相关,且CEA值增高时提示病变进展,降低时好转,故目前常作为预后及随访指标。 2.降钙素 乳腺癌患者中38%~100%有血浆降钙素的上升,但在早期者仅25%有上升。 3.铁蛋白 血清铁蛋白反映体内铁的储存状态,在很多恶性肿瘤中有铁蛋白升高,乳腺癌术前约42%升高,且与病期有关,治疗后有复发者铁蛋白亦升高。 ...[详细]
其他辅助检查
1.X线检查 是诊断乳腺癌的常用方法,包括钼靶X线摄影和干板摄影,是目前符合率较高的诊断方法,以前者为多用。 (1)乳腺癌直接征象: ①肿块影:一是乳腺癌最常见、最基本X线征象,临床发现的乳腺癌中85%~90%的病例有此征。 A.肿块的形状:可呈团块状、星形、结节状、不规则形、分叶状等,以前者最多见,约占45%。 B.肿块的边缘:有3种主要形式,毛刷状边缘、模糊边缘、光整边缘。 C.肿块的密度:一般肿块的密度较乳腺腺体的密度高,肿块较大时可出现密度的不均。 D.肿块大小:X线上测得的肿块大小较临床上触及肿块小,这是诊断乳腺癌的可靠依...[详细]
诊断
针吸检查与临床体检,乳腺钼靶X射线摄影相结合,称之为乳腺癌联合诊断的最佳方案。因为乳腺癌各种检查方法如体格检查、各种摄像及针吸检查等都各具所长,但又有其局限性,在临床应用中,应将其适当组合,可以扬长避短。联合诊断可以大大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水平,特别是可以提高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如有学者报道采用临床体检,液晶热图作为初筛,而后施行钼靶X线摄片及针吸检查,其术前诊断符合率可达92.6%,另有报道术前做钼靶X线摄片,据X线片上所显示的钙化区域用细针穿刺行细胞学检查,可以发现早期乳腺癌,甚至可以发现那些临床尚未扪及肿块的病例。将联合诊断与单项诊断方法比较可以进一步证实前者的优势。国外有报道,单项针吸检查...[详细]
治疗
1.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适应证范围较广,病灶仅局限于局部或区域淋巴结者,首选治疗方法是手术。临床常用方法有:①乳腺癌根治术;②乳腺癌扩大根治术;③乳腺癌改良根治术;④单纯乳房切除术;⑤小于全乳房切除的保守方法。 (1)乳腺癌根治术: ①适应证:符合国际临床分期0、Ⅰ、Ⅱ期及部分Ⅲ期而无以下禁忌证者。 A.全身禁忌证: a.肿瘤已有远处转移者。 b.一般情况差,已有恶病质者。 c.重要脏器有严重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d.年老体弱,不适合手术。 B.局部病灶禁忌证: a.Ⅲ期患者...[详细]
预后
影响预后的因素很多,但最明确、影响预后最大的是分期。Ⅰ期患者10年以上生存率可超过80%,而Ⅳ期者不到15%。因此,就目前水平来说,要提高乳腺癌治愈率的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正确治疗。为了做到早期发现,进行乳腺癌有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妇女自行检查乳腺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