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科室: 肝胆外科
- 别名: hepatic adenoma hepatocellular adenoma 肝脏腺瘤
- 症状: 外科疾病性下消化道出血
- 发病部位: 暂无
- 多发人群: 育龄妇女,发病年龄大多为21~48岁
- 相关疾病: 暂无
概述
肝腺瘤亦称肝细胞腺瘤(hepatocellular adenoma,HCA),是较少见的肝脏良性肿瘤。20世纪60年代前的文献报道很少,但以后有关肝腺瘤的报道逐渐增多,究其原因可能与应用避孕药的增加有关。据报道长期服用避孕药者该病的发病率为(3~4)/1万,而在不服用避孕药及服用避孕药史短于2年的妇女,该病的发病率仅为1/100万。上海长海医院肝外科→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37年来经病理证实的肝腺瘤仅7例。
病因
本病发生的真正原因未明。现认为其发生与口服避孕药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口服避孕药尚不普遍的20世纪50~60年代此病罕见;超过90%的肝腺瘤患者发生于年轻女性,且至少有75%的患者有服用避孕药史,超过30岁服用避孕药的妇女患病的危险性增高;肝腺瘤的发病率与服用避孕药的时间和剂量有直接关系;患者在停服避孕药后可见瘤体萎缩;妊娠期可见瘤体增大;绝经后妇女极少有肝腺瘤发生。发生于男性的肝腺瘤可能与糖尿病、糖原贮积症及使用雄性激素等有关。
发病机制
1.发病机制 目前有3种学说: (1)可能来源于胚胎发育期的孤立性肝胚胎细胞团,在组织与功能上与正常肝组织几乎完全隔离,处于孤立状态,多见于婴幼儿病例。 (2)Henson等提出本病与继发性肝硬化或其他损害,如梅毒、感染、静脉充血所致的代偿性肝细胞结节增生密切相关。 (3)目前多数学者认为长期口服复方炔诺酮及避孕药可诱发肝细胞腺瘤的发生,临床对照观察表明,避孕药服用时间与用药剂量在肝细胞腺瘤的发展中有一定作用,避孕药服用1年以上和5年以上,患病率增加20~100倍,但其引起的确切发病机制还不清楚。 2.病理改变 肝腺瘤病理上分为肝细胞腺瘤、胆管细胞腺...[详细]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随肿瘤大小、部位及有无并发症而不同。5%~10%无任何症状,系查体或手术时偶然发现。约1/3的肝腺瘤病人有腹块及近期发生的右上腹疼痛,性质可为隐痛,并有恶心、纳差等不适;但当肿瘤发生破裂出血时,病人可出现突发的右上腹剧痛,查体可发现腹肌紧张,局部压痛、反跳痛,严重者病人可有失血性休克的表现;黄疸及发热偶见。应引起临床工作者注意的是HCA不仅有破裂出血的倾向,而且还有恶变为肝细胞肝癌的潜能。早期可无任何症状,待肿瘤长大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出现下列临床征象: 1.腹块型 此型较多见,患者除发现上腹包块外,常无任何症状。体检时可扪及肿瘤,其表面光滑、质硬、多无压痛,肿块随呼吸上下移...[详细]
并发症
腹腔内出血是最为严重的并发症,须急诊处理。 1.肿瘤发生破裂出血时,病人可出现突发的右上腹剧痛,严重者病人可有失血性休克。 2.HCA有恶变为肝细胞肝癌的潜能。
实验室检查
化验检查肝功能多正常或表现为轻度GGT或ALP升高,AFP阴性,如果AFP升高多提示肝腺瘤恶变。
其他辅助检查
1.B超检查 显示病灶边界清楚,回声依周围肝组织不同而不同。为低回声肿块,如果内有出血和坏死则呈混合回声,边界清楚,无声晕。 2.CT平扫 肿瘤呈低密度区,增强后可显示不同密度。增强CT示腺瘤一般为等密度或轻度低密度,因腺瘤富含血管,在造影的动脉期获得CT影像更容易发现腺瘤。伴有糖原累积病或其他致脂肪浸润的病人,肿瘤可以表现为高密度。中心坏死、钙化偶尔也很明显。肿瘤内出血在非增强CT检查上表现为高密度,静脉造影后肿瘤增强多不均一。 3.肝动脉血管造影很敏感,肿瘤表现为血运丰富并且呈向心性供血,也可见中央为低血运区,这表明有肿瘤内出血。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因可致出血应避免。...[详细]
诊断
本病术前诊断较难,误诊率高,国内报道50例,其误诊率达85.7%。对于右上腹出现肿块,缓慢增大,平时无症状,或仅轻微隐痛、上腹胀痛、恶心等,全身情况较好。体检时发现肿块大小不等的结节,其表面光滑、质硬、无压痛,随呼吸上下活动,应考虑本病的可能。对右上腹有长期肿块的患者,突然发生右上腹剧痛或有腹内出血征象时,应考虑腺瘤破裂的可能。若出现上述表现的为已婚女患者,且有长期口服避孕药史,则对本病的诊断有参考价值。
治疗
凡经检查发现肝内有占位性病变,拟诊为肝腺瘤者,不论其有无症状,均应争取尽早手术治疗。由于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中,也有肝细胞肝癌的发生,所以不排除肝细胞腺瘤有恶变的可能,对肝细胞腺瘤病人仅仅停用避孕药有一定的风险,加上肿瘤还有破裂的危险,因此一旦确诊应行手术切除,不能手术者则应避免妊娠。肿瘤破裂时必须急诊手术,可先夹闭肝动脉以止血,若肿瘤因位于肝门或邻近较大血管及胆管而不能切除时,应结扎或栓塞肝固有动脉或一侧肝动脉。本病对放疗和化疗均不敏感,放疗和化疗无治疗价值。手术方法可有以下几种。 1.肝叶切除术 肿瘤侵犯肝的一叶或半肝,可作局部、肝叶或半肝切除。由于多数肿瘤有包膜,故可沿包膜切除...[详细]
预后
肝腺瘤手术切除后,一般预后良好,但少数报道有腺瘤恶性变和术后复发者。Henson等报道5例肝腺瘤中有2例术后复发,其中1例17年内作了3次肝切除术。Glemon等报道1例腺瘤囊内剜除5年后复发,第2次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报告为肝腺瘤恶性变肝腺癌。故为预防术后复发,应争取彻底切除,包括切除部分正常的肝组织。有服避孕药史者,应立即停药。有报道停服避孕药后肿瘤明显缩小。Anderson报道1例停药18个月后,复查肝腺瘤缩小50%。有报道肝腺瘤行右肝切除术后怀孕,致腺瘤复发且发生腺瘤出血者。
预防
现认为HCA女性与口服避孕药有着密切的关系;男性则与糖尿病、糖原贮积症及使用雄性激素等有关。因此,针对明确的病因进行预防是目前本病预防的关键。 对青壮年育龄妇女,经常口服避孕药者,应定期检查肝脏,动态观察肝脏形态变化。一旦发现肝占位病变,首先停服避孕药,密切观察肿瘤的变化,若肿瘤继续增大,仍应争取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