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18条结果

  • ,在老年时很普遍。此外,研究还发现没有胆总管结石的急性胆管炎也与十二指肠憩室有关。由没有胆总管结石的十二指肠憩室憩室引起的胆管炎或黄疸称为Lemmel’s综合征。在急性胆管炎患者中,Lemmel’s综合征的发生率为11.6%。急性胆管炎不含胆总管结石的可能原因包括微小结石和括约肌功能障碍。因此,十二指肠憩室可能与微小结石或Oddi`s括约肌功能障碍有关。十二指肠憩室多数引起的胆道结石位置为胆总管结石,其原因可能十二指肠憩室导致的胆汁淤积于胆总管下段较为严重,使胆总管处易发生结石;同时十二指肠憩室引起的胆道细菌逆行感染同样由胆总管下段向上发展,导致胆总管下段易形成结石。当胆总管下段形成结石后,形成
    赵刚 主任医师 2023-11-26 11:53:54
  • 胆道感染按发病部位分为胆囊炎及不同部位的胆管炎,根据发病急缓和病程经过又可以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炎症。胆道感染主要是因胆道梗阻、胆汁淤滞造成,其中胆道结石是导致梗阻的最主要原因,反复引起感染又促进了结石的形成,从而更进一步加重了胆道梗阻;而各种急性胆道感染如急性胆囊炎和急性胆管炎临床症状严重,可导致多个脏器功能严重损害甚至衰竭,死亡率较高。1、病因和临床特点胆道感染是胆系结石、胆管肿瘤及其他胆道疾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正常情况下胆汁为无菌的体液,细菌侵入和胆道梗阻导致的胆汁淤滞是胆道感染发生的两个重要因素。胆道内的细菌直接或间接来自于肠道,以革兰染色阴性菌为主,阴性菌产生的酶可促进形成不溶性的
    赵刚 主任医师 2017-09-22 15:59:05
  • 处理。对合并有重症急性胆管炎的病例,旨在控制胆道感染、暂时通畅胆流、改善肝功能,待病情稳定后择期行根治性手术。肝内胆管结石病的治疗原则有三点,(1)尽量取净结石,去除病灶;(2)解除梗阻、矫正狭窄;(3)通畅引流、防治复发。 2.1 胆管炎的处理 急性发作时呈现为阵发性上腹绞痛或持续胀痛、畏寒、发热、黄疸。严重者可伴休克情况及器官衰竭。在无休克及器官衰竭情况下,大多数的重症胆管炎可以先予保守治疗,包括密切监察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血压、脉搏、小便量等)、反复检查腹部疼痛状况及有没有腹膜炎的情况、抗生素治疗、疼痛控制、补充水分。保守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或加重者,应急诊采用简单的胆管
    赵刚 主任医师 2016-10-07 16:46:05
  • 随着我国社会已经步人老龄化,胆道疾病中的老年患者比例必然明显增高。传统的治疗方法为急诊或限期全身麻醉下手术治疗,对于高危胆道疾病患者实施急诊手术的病死率较高。针对此类患者,如果通过较为简单的处理使患者平稳度过了炎症急性期,就为下一步的择期手术创造了良好条件.这也体现了现代外科的控制性治疗理念。 一般资料:本组12例,男3例、女9例。结石性胆囊炎4例.非结石性胆囊炎6例,急性胆管炎合并胰腺炎2例伴发高血压病10例、糖尿病4例、肺心病6例、严重心律失常8 例、红斑狼疮 1列。本组病例的手术指征包括:并有严重合并症的高危患者,ASA分级3级以上,麻醉手术高风险患者。②急性胆囊炎或胆管炎诊断明确
    赵刚 主任医师 2019-11-23 09:07:16
  • 、肝脓肿。4、危险因素可能的危险因素分为患者因素和手术因素两大类。其中患者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是否有糖尿病、肝功能分级、是否合并肝炎、是否存在肝硬化、术前黄疽时间、术前肝肾功能水平、术后胆汁引流量等。手术因素包括:穿刺次数、医师手术经验、胆道引流管型号、支架材料、支架植入位置、是否有未引流到的胆管、引流方式等。近期的研究表明,与塑料支架相比,金属支架术后胆管炎发生率低。糖尿病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更高,且感染也较难控制,预后较差。高胆红素血症和低蛋白血症均可导致患者抗感染能力降低,使得患者更易于术后并发胆道感染。5、治疗和预防对于急性胆管炎,轻者需行初始的抗感染治疗。对于初始治疗无反应者,应考虑胆道
    赵刚 主任医师 2017-10-14 08:23:30
  • 哪些疾病适合ERCP呢?一般认为凡疑有胰胆疾病者均为适应症,主要包括:1、疑有胆管结石、肿瘤、炎症、寄生虫或梗阻性黄疸且原因不明者。2、胆囊切除或胆管术后症状复发者。3、临床疑有胰腺肿瘤、慢性胰腺炎或复发性胰腺炎缓解期。4、疑有十二指肠乳头或壶腹部炎症、肿瘤,胆源性胰腺炎须去除病因者。5、怀疑有胆总管囊肿等先天性畸形及胰胆管汇流异常者。6、原因不明的上腹痛而怀疑有胰胆道疾病者。7、因胆胰疾患需收集胆汁、胰液或行Oddi括约肌测压者。8、因胰胆疾变需行内镜下治疗者。9、胰腺外伤后疑胰管破裂者。10、胆道手术后胆汁漏、疑有误伤者。11、疑胰腺先天性病变。12、某些肝脏疾患,如肝癌伴梗阻性黄疸
    杨玉龙 主任医师 2021-05-01 15:13:04
  • 胆管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也与关系密切。胰管内乳头状黏液瘤。临床上有大量的胆管内乳头状黏液瘤和胰管内乳头状黏液瘤共发的病例,这提示两者在疾病发生上存在相关性或同源性。同时,研究也发现胆管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与胆管细胞型肝癌在基因表型上有明显相似性。胆管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有哪些表现?胆管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多发生于60-66岁中老年患者,男女比例约为3:4,临床表现与传统胆管癌差别迥异。传统胆管癌多表现为无痛性进行性黄疸,少数患者黄疸可出现波动性。但胆管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反复发作的右季肋区疼痛和急性胆管炎,即间断性的黄疸和发热。53.3%的患者会出现右季肋区疼痛,这主要是分泌的
    施宝民 主任医师 2021-09-10 17:04:53
  • 胆管结病的高发地区,其中以西南、华南、长江流域尤为多见。而且该疾病,约占我国胆石症病例的15-30%。一、诊断:1、临床表现:常表现为右中上腹或上腹疼痛、可伴有恶心、呕吐,疼痛通常比典型的胆绞痛更持久。部分患者出现间歇性疼痛,结石自行排出或取出疼痛消失。在体格检查中,胆总管结石患者常有右上腹或上腹压痛,也可出现黄疸。它有两个主要并发症分别是急性胆管炎和急性胰腺炎。如果胆总管结石长期造成胆道的梗阻,严重时甚至引起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2、检査:2.1肝功能检测:胆总管结石血清谷丙转移酶(ALT)和谷草转移酶(AST)浓度在胆管梗阻早期升高。随后,胆汁淤积造成肝功能其他指标升。血清胆红素
    赵刚 主任医师 2021-11-21 09:29:39
  • 纠正器官功能障碍、减轻局部严重的炎症反应,加强抗菌药物治疗的同时延期切除胆囊。术中如情况不允许行完整的胆囊切除时,可改行胆囊部分切除,并将残余胆囊粘膜面破坏。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一般建议早期行胆囊引流处理,如症状无明显改善者,需考虑切除胆囊。而慢性胆囊炎病人在明确诊断后,可根据病人症状,建议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急性轻度胆管炎经非手术治疗控制症状后,需根据原发病因选择是否需要进一步手术治疗;而对于中重度急性胆管炎病人,推荐首选行内镜下胆道引流或经皮肝穿刺引流,如失败或存在禁忌者可考虑行开腹胆道外引流,放置T管解除梗阻,待情况稳定后二期手术解决胆道梗阻病因。肝内胆管结石合并有急性肝内胆管炎病人的
    赵刚 主任医师 2017-09-29 14:15:58
  • 发热,那么血常规,肝肾功能,血清淀粉酶都需要检查一下,排除一下急性胆管炎和胰腺炎。 (4)如果腹痛剧烈,伴有发热,要考虑胃穿孔等特殊情况,建议立即做个上腹部CT扫描。 (5)对于此类症状的就诊,建议先外科排除一下需要手术的疾病,如果还有内科排除一下心梗等急危重症疾病。如此,就不太会耽误病情了。
    余奎 副主任医师 2023-04-07 12:04:09
1 2

浙ICP备120345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