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40条结果

  • 2型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是以胰岛素抵抗为主的胰岛素相对缺乏,或胰岛素分泌受损伴或不伴有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减低与空腹血糖异常是正常人与糖尿病之间的过渡阶段。老年人糖尿病前期是指年龄在60岁以上的糖耐量减低或者空腹血糖受损患者。餐后或空腹血糖升高是老年人糖尿病前期主要的临床表现:餐后血糖在7.8-11.1mmol/L之间(即糖耐量减低);空腹血糖在6.1-7.0mmol/L之间(即空腹血糖受损)。胰岛素抵抗是其最重要的发病机制。老年人的糖尿病前期常见危险因素有遗传因素、衰老、超重及腹型肥胖、妊娠、不良生活方式、生活经济水平及一些特殊药物等
    钱云 主任医师 2022-04-19 00:32:49
  • 这根独木桥上突出重围?02 抓住糖尿病前期的逆转时机 对于糖尿病前期的人,可以先进行生活方式干预,不少人进行干预后,血糖回归到正常值,这就是“成功逆转”。在强化生活方式干预6个月效果不佳且合并有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者,可考虑药物干预。1每顿饭主食别超2两血糖是哪里来的?绝大部分是和淀粉(统称为碳水化合物)在体内转化而来的。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要控,同时还要限制淀粉类主食的数量。米、面为主的主食没有明显的甜味,但它们升高血糖的速度和白糖是差不多的。「杂食」更健康!●每天1斤蔬菜,●每餐主食少于2两,●每天的植物油控制在3汤勺,●每天可吃少于4两的低糖水果,●每天可吃5份蛋白质
    俞一飞 主治医师 2022-05-30 15:32:59
  • 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 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发病前的过渡阶段,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减低(IGT)以及两者的混合状态(IFG+IGT),是在正常血糖与糖尿病之间的中间高血糖状态。表1 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注:HbA1c 为糖化血红蛋白;IFG为空腹血糖受损;IGT为糖耐量减低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医学营养干预1.医学营养干预:通过医学营养干预达到并维持理想的体重和血糖水平,控制血脂异常、高血压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并且维持机体的合理代谢需求。2.制订饮食计划:建议合理平衡膳食。每日所需总热量中45%~60%来自碳水化合物,25%~35%来自脂肪,15%~20%来自蛋白质。每日所需总
    俞一飞 主治医师 2023-07-02 20:40:23
  • 近日《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干预的专家共识(2023版)》发布,对糖尿病前期的诊断标准、早期筛查和综合管理进行系统总结。糖尿病前期:预防或延缓糖尿病的关键 2 型糖尿病(T2DM)由糖尿病前期发展而来。糖尿病前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标志或分水岭,如出现则标志着将来发生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微血管病变、肿瘤、痴呆等疾病的风险增高。有效干预糖尿病前期可明显减少其转化为糖尿病的可能性。因此,糖尿病前期是预防或延缓糖尿病发生的“黄金窗口期”。及时发现血糖正常的高危人群和糖尿病前期人群并进行有效管理是预防糖尿病发生的关键。糖尿病前期的诊断标准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发病前的过渡阶段,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
    俞一飞 主治医师 2024-02-25 22:42:41
  • 地中海饮食(2) B族维生素降低同型半胱氨酸(3) 戒烟的协调方法(4) 强化降脂治疗(5) 老年人降脂(6) 以肾素/醛固酮分型为基础的高血压生理个体化治疗(7) 避免动脉僵硬患者血压过度下降(8)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前期脑卒中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9) CYP2C19变异患者氯吡格雷活化受损(10) 肠衣所致阿司匹林假耐药(11) 不明原因栓塞性卒中患者抗凝治疗的基本原理(12) 选择直接作用口服抗凝剂时应考虑的药理学特性(13) 确定哪些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有足够高的风险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或支架置入术中获益;年龄在动脉内膜切除术和支架置入术之间选择的重要性。通过更好地认识这些问题并实施
    刘建仁 主任医师 2021-05-30 21:26:19
  • %,糖尿病前期为15.5%。约1/3的糖尿病人和1/4的糖尿病前期者有对称性远端周围神经病。糖尿病诊断后10年内,常有明显的临床神经病变,神经功能检查发现60%~90% 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病变,其中30%~40%的病人无症状。在糖尿病神经病变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占50%。多个人群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国外DPNP的患病率为10%~26%,目前国内尚无针对DPNP的流行病学调查,但值得注意的是相当部分的病人并不知晓或及时就医。 临床表现(症状体征) 症状以双侧对称性肢体远端疼痛为主要特征,下肢重于上肢,远端重于近端,夜间痛甚。病程初期以双足远端受累多见,后逐渐向近端发展至小腿和手部。常见的疼痛包括
    潘宜新 副主任医师 2023-04-23 09:36:44
  • 预防糖尿病的5个“一点”药吃一点患有糖尿病,一定要按照医嘱定时吃药。并不是所有的疾病都不用药的,虽然药有副作用,但是有用的时候还要吃的。药物治疗只是辅助手段,生活方式的改变才是根本,总之,多预防,少吃药(遵医嘱),这对于处于糖尿病前期的患者来说是永 远正确的。
    赵欢欢 住院医师 2025-02-25 14:32:24
  • 糖尿病。➌ 饮食不健康 长期高热量、高、高脂、低膳食纤维饮食,不但容易摄入过多能量,还可能让血糖不知不觉升高。➍ 作息不规律 长期熬夜也会加重身体负担,容易导致内分泌失调,升高患糖尿病的风险。➎ 缺乏运动 现在人们经常久坐,缺乏运动。肌肉细胞中的胰岛素受体对葡萄糖反应不敏感,可能会导致血糖上升。 如果以上5条你占了3条,就一定要多注意自己的血糖! 要知道糖尿病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病程往往会经历如下阶段:正常血糖 → 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 → 并发症 所以想要阻断糖尿病的发展,关键是逆转糖尿病前期。什么时候该注意自己的血糖? 先来看下糖尿病的判断标准: 出现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且血糖指标检测结果
    俞一飞 主治医师 2022-05-21 21:43:31
  • 过去了,我把这个方子发布出来,希望能帮到大家。 【方组】陈皮、紫苏叶、半夏、党参、桔梗、甘草、木香、生姜、大枣等。 接下来给大家讲讲其中的原理。 糖尿广患者一般脾虚胃滞,阳气不足 巧用陈皮,搭配了紫苏和半夏,可健脾开胃、散寒驱邪,回升阳气 再用党参提气,增强体内的正气,又用木香和桔梗疏通肺气。 脾虚,易生痰湿,半夏,茯苓,甘草刚好可以化痰祛湿,调养气皿,体内的痰湿去除了,经络自然就疏通了。 因为每个人情况不一样,所以不便写具体用量 #糖尿病#中医#糖尿病饮食#糖尿病逆转#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前期
    王海颖 主任医师 2024-06-19 15:49:50
  • 所谓糖耐量就是人体对血中葡萄糖升高的耐受调节能力。如果一个人的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7.8mmol/L,但未达到11.1mmol/L,便是糖耐量异常或是糖耐量受损。广义的糖耐量受损(也称为调节受损)还包括空腹血糖受损即空腹血糖大于6.0mmol/L,但小于7.0mmol/L。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李连喜糖耐量受损是一种介于正常和糖尿病之间的过渡状态,也称为糖尿病前期,这部分人虽然现在还不是糖尿病,但是将来发生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非常高,可以说是糖尿病的后备军,尤其是老年人发生糖耐量受损后发展为糖尿病的风险更高!但是糖耐量受损毕竟不是糖尿病的诊断,而是提示血糖正在向糖尿病方向逼近。他是一个
    李连喜 主任医师 2018-07-17 21:48:34
1 2 3 4

浙ICP备120345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