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骨性关节炎(KOA)是一种以膝关节疼痛、肿 胀、屈伸不利为主要表现的慢性、退行性疾病[1]。
关节软骨的磨损和缺失,同时伴有软骨下骨的重塑及骨赘生成等是KOA的基本病理表现,且随着病情的加重可导致
膝关节畸形,甚至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KOA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属“骨痹”、“膝痹”等范畴。《诸病源候论》曰:“肝主筋而藏血,肾主骨而生髓,虚劳损血耗髓,故伤筋骨。”[2],《中藏经·五痹》中也曾记载:“骨痹者,乃嗜欲不节,伤于肾也……则 邪气妄入。”[1],均强调了肾虚是“骨痹”的关键所在。本文将基于“肾主骨”理论,结合现代医学对KOA的机制研究,浅析中医“补肾法”在KOA治疗中的作用。“肾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