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1,497条结果

  • 首页我的江苏省肿瘤医院陆欣欣文章列表原创什么是非小细胞肺癌?陆欣欣副主任医师江苏省肿瘤医院胸外科肺癌中,小细胞肺癌恶性的度最高,一般28天长大一倍。除去小细胞肺癌以外,其它类型的肺癌称为非小细胞肺癌,包括:鳞癌,腺癌,大细胞,腺鳞癌,类癌,等等。本文是陆欣欣医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陆欣欣 副主任医师 2020-09-15 18:31:17
  •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治疗和放疗。可手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治疗方法是解剖性肺叶切除术+门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对于T1N0(肿瘤直径2cm)及野外1/3的病灶也推荐胸腔镜下解剖学段切除或楔形切除术。无法手术治疗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治疗方法是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SBRT/SABR)。但对于可手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说,是否行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仍存在争议。2015年美国MDAnderson癌症中心张玉姣教授等在《LancetOncology》杂志发表了关于ROSEL和STARS两项III期随机试验的研究结果
    李芳娟 副主任医师 2024-01-29 07:14:31
  • 针对KRAS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以下是一些关键信息:1.KRASG12C抑制剂:•索托拉西布(Sotorasib)是全球首个研发成功的KRASG12C抑制剂,通过抑制KRAS突变基因的激活来治疗肺癌。•氟泽雷塞片(Fulzerasib,商品名:达伯特)是中国首个获批上市的KRASG12C抑制剂,适用于至少接受过一种系统性治疗的KRASG12C突变型晚期NSCLC成人患者。2.作用机制:•KRASG12C抑制剂通过特异性锁定KRASG12C突变,阻止其异常信号的传递,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氟泽雷塞片通过特异性不可逆共价修饰KRASG12C突变蛋白的第12位半胱氨酸,抑制
    李田 主任医师 2024-11-27 15:29:21
  • EGFR罕见突变(G719X、S768I、E709X、L747X、E709、L861Q)如何选择1,2,3代靶向药物?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携带驱动基因阳性的个体通过分子靶向治疗相较于传统化疗能够获得更显著的生存优势。在这些靶向治疗中,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的研究进展尤为显著。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肺癌发生发展中的关键驱动基因,其突变主要出现在18、19、20、21号外显子。特别地,EGFR19号外显子缺失(del)突变和EGFR21号外显子L858R点突变被认为是经典的敏感突变。 然而,除了这些常见的
    汪宏伟 主治医师 2024-11-15 12:38:54
  • 不可切除的 III 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首先设法进行基因检测。如果肿瘤有基因检测突变,优先进行靶向药物治疗。靶向治疗效果优于化疗。如果检测后没有基因突变,对不可切除的 III 期非小细胞肺癌,可以进行化疗+免疫治疗,也可以只进行化疗。对上述方法治疗后,部分治疗效果好的病人(特别是靶向治疗后),肿瘤大大缩小,淋巴结大大缩小,肿瘤分期下降,可能会出现手术机会。这时,如果能够抓住手术机会进行手术,在手术后,再进行靶向治疗、化疗+免疫治疗或化疗,患者寿命可以大大延长。
    陆欣欣 副主任医师 2022-07-03 20:50:53
  • 【临床试验】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张鹏教授团队正在进行一项临床试验:评估IBI351联合信迪利单抗±化疗在KRAS G12C突变晚期或转移性非鳞非小细胞肺癌受试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开放、多中心、Ib/III期研究。本研究主要目的是评估IBI351联合治疗剂量递增阶段剂量限制性毒性(Dose Limiting Toxicity, DLT)事件;根据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评估IBI351联合治疗用于KRAS G12C突变晚期或转移性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治疗的疗效。有意者
    张鹏 主任医师 2022-12-04 17:44:47
  • 相信患者绝大部分患者能从这种治疗方案中获益。 本次分享的是“局部晚期无驱动基因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精准免疫新辅助治疗:一项前瞻性、开放、单中心II期临床研究”中的一个案例,患者在经过新辅助免疫加化疗后,病情得到了明显改善,并在最终的手术病理报告中达到了完全病理缓解,即病灶中不存在肿瘤细胞。 案例介绍 基本信息:患者,男,58岁 主诉:体检发现左阴影20余天。 现病史:患者体检胸片及CT发现肺部阴影,无发热,无胸部不适,无咳嗽,无咳痰,咯血,及胸闷气急,胸片及CT考虑肺部阴影,肺癌可能大。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门诊,收入我科。患者自本次发病以来,精神尚可,食欲正常,睡眠尚可,大便如常,小便如常,体重
    张鹏 主任医师 2024-05-05 17:48:33
  • (MPR)。淋巴结未见转移:第2组(0/1);第4组(0/2);第7组(0/5);第10组(0/2);第11组(0/2);第12组(0/1);第13组(0/3)根据以上主要病理缓解(MPR)的结果可以看出,残留肿瘤细胞仅有10%,说明治疗效果很好,确定原发病灶为假性进展。术后继续给于两周期免疫联合化疗,其后单免疫治疗维持治疗最长12周期。患者至今无复发。总结综上,该患者为初始不可切除且伴有ROS1融合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在经过诱导免疫联合化疗后出现假性进展,锁骨上淋巴结复查穿刺活检阴性,纵膈淋巴结已缩小至无法穿到,转化为可手术状态并行手术切除,初步术后病理结果提示达到MPR,提示患者大概率能够
    张鹏 主任医师 2024-07-28 12:03:58
  • 纤维组织增生伴炎细胞浸润及组织细胞反应。又是一例驱动基因突变阴性的患者,连PD-1/PD-L1突变都没有,相比较于之前我们分享的病例,却获得了更好的疗效,达到了MPR。上海市肺科医院最新开展多项相关临床试验研究,有意者可仔细阅读以下试验入组条件,符合条件者可进一步私信咨询,私信时请留下您的穿刺病理结果、是否手术、手术日期、手术方式、病理结果以及是否使用过其他治疗方式等相关信息。临床试验1:新辅助抗PD-1药物联合方案治疗可切除IB-ⅢA期NSCLC的临床研究入组标准:· 年龄≥18岁· 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穿刺活检),影像学检查等明确为IB—ⅢA期(N2单站)的初治患者;· 无EGFR
    张鹏 主任医师 2020-06-01 23:44:04
  •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根据病变的性质和程度,可分为原发性肺癌和转移性肺癌。原发性肺癌是指肺部最初发生的恶性肿瘤,而转移性肺癌则是指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到肺部形成的肿瘤。两者的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区别:1.发病部位不同:原发性肺癌是指肺部最初发生的恶性肿瘤,而转移性肺癌则是指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到肺部形成的肿瘤。2.病变程度不同:原发性肺癌通常在肺部局限性生长,而转移性肺癌则常常是多发性的。3.治疗方法不同:原发性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而转移性肺癌的治疗方法则主要是针对原发癌症的治疗,如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治疗:1.原发性肺癌的治疗:手术切除是治疗原发性肺癌
    尹琦 主任医师 2023-04-03 20:28:59
1 2 3 4 5

浙ICP备12034511号-1